★◆★◆“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成化工基地清洁能源■★★★■“大动脉■■★★”中核集团“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汽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
北电数智建设的北京市算力中心紧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应规范和规定,按照A级标准进行设计★◆■★■,提供安全可靠、绿色节能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满足对高功率◆■★■、高制冷的需求。在规划工艺布局上,该中心充分考虑了“可靠性”◆★■“经济性★◆”“可扩充性”◆★“便于管理维护★◆★”的原则,最大化机房使用效率◆★。
经过两个多月的案例征集、评选和答辩等环节★◆★,“2024年度十大绿色发展案例”从100个绿色案例中脱颖而出■★★,上汽大众、北电数智、中信建投、宝马集团、中核集团、山西鹏飞、中建海龙&中海建筑、新奥数能、大禹节水、金发科技的企业案例获此殊荣★★■。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一度电、一滴水★■■■◆、一份热。弱小到微不足道,却也强大到高不可攀。从这样的★◆◆◆■“微不足道★◆★★◆★”中入手,把自己的绿色事业做到“高亦可攀”,成为行业的标杆。点滴行动化作发展动力◆★◆,生态环境的极致追求让品质与时代同辉★★■◆★★。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能源革命行至深处◆★◆◆■,企业转型迫切需要的是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赋能■★■。通过具象的产品思路和实体◆◆,让“能源数智化”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而是真正实现触手可及的应用落地。能源数智化■■◆★,正在向实而生。
“循环永续”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坚持以循环理念高效利用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份热,科学处理每一份废弃物,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制造每一辆汽车。目前,已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工艺用水零自来水消耗★■。地热能
绿色案例二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装配绿色世界精筑美好生活
12月18日,以“新质先锋碳绿中国”为主题的新京报2024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由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共同评选出的“2024年度十大绿色发展案例”正式公布。这些案例涵盖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绿色金融、能源转型、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六大领域★★,代表一整年中国企业向◆★★■■◆“绿”而动的发展成果。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汽车是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实现绿色发展■◆★,不仅要志存高远■■◆◆,更得脚踏实地。巧妙设计★★◆“工具箱”机制★◆■★■◆,通过一个个具体行动把梦想化作前行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与众不同的路径。
山西鹏飞集团从2019年开始布局氢能产业◆◆■◆◆,现已成为国内首家全循环、全场景应用的氢能企业。目前,一期年产2万吨焦炉煤气制高纯氢项目于2022年投产◆■,是全国目前单套制氢量最大的项目;利用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配套3×500Nm/h水电解制绿氢项目于2023年投运,是全国首家利用干熄焦余热发电制取绿氢的项目◆◆★■■◆;建成并投运了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北姚加氢综合能源岛日加注量可达8吨◆◆★■■★,是目前国内外日加注量最大的加氢岛■■。此外■★■◆■,已投放300辆氢能重卡★★◆、500辆氢电共享单车,还全力谋划布局“氢进万家·氢能小镇”科技示范工程,打造氢能特色专业镇。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
作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绿色债券的主承销商■★★,结合国家政策和南水北调集团的实际需求,提出专注于、绿色产业领域支持的债券贴标发行方案,并为债券发行提供了从项目筹备、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的全面支持。通过对定价策略和投资者关系的高效管理,保障了资金的高效募集◆■★★◆■,成功募集12亿元资金,确保绿色项目的持续资金支持◆★◆★★■,推动了绿色乡村振兴项目的建设■★■◆,最终为投资者创造了稳定的收益回报预期◆★,为行业树立了积极的示范◆◆■。
绿色案例七大禹慧图科技:为水利安全筑起“三道防线年,大禹慧图科技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重点发力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领域◆◆■◆★。旗下水利模型平台以其综合性的技术能力,通过其强大的预测能力和实用的模型工具◆◆,助力各地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等挑战■★。该平台的应用使得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应对自然灾害◆★◆,进一步推动了防灾减灾的科技化■◆、智能化进程。在北京◆◆◆★■、安阳等多个城市的强降雨中,大禹慧图科技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展现了非凡的创新成果,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
新奥数能为纺织印染企业提供染缸运营智控综合解决方案。方案包含了线下的染缸燃烧器监控相关的表计配置,以及边侧的智控一体机等硬件■★■,还有线上的软件平台和算法能力◆★■★,软件平台包括了边侧平台和云端平台,以充分满足印染企业的印染环节智慧运营和节能降碳需求。在此项目中,企业的能耗及碳排放有了大幅降低;实现了工艺温度控制的精准匹配,在完成燃气直燃改造和配备染缸智控一体机后◆◆★,年降碳24万吨◆★◆。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使得数字孪生绿色案例八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可持续方式造车■★,践行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牵头支持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成功发行私募公司债券,有力支持国家水网建设。持续深化ESG投融资实践,努力在经济的绿色转型、包容性增长方面创造更大价值◆★,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在实现自身绿色化的同时◆■■■★,推动客户绿色发展。通过绿色算力中心和算力的绿色化成为首都的绿色动力源。如果说数字和绿色是现代产业的一双翅膀,那么他们这双翅膀充满力量。锚定绿色方向,“由内而外★★”的绿色驱动力,带动产业奔向远方。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绿色智造、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企业迈向碳中和之路的关键路径◆◆。度过而立之年的这家企业◆★■,正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赋能高质量持续发展为管理主题◆★◆,深化业务板块协同,挖掘利润增长点■★◆◆★◆,通过营销向市场要利润,技术向创新要利润■★■■★◆,运营向效率要利润,实现全面增长◆■★★■。
绿色案例一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基于节能降碳实施“工具箱(ToolBox)”
这是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第三年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征集评选和发布年度十大绿色发展案例。此次案例评选在十大案例的基础之上增设了3个2024绿色发展“绿色行动”案例★◆,它们分别是“陆金所控股★◆★:赋能实体经济★★★◆■,构建可持续金融生态◆◆■■★”“米其林力推‘一切皆可持续’——2024 年度持续性绿色行动”“梅赛德斯-奔驰:深扎国家公园,打造体验型公益范式”。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点评:从工厂里造构件★■★,到工厂里造房子★■◆◆,不仅解决了建房的效率问题,也解决了房屋建筑的绿色发展问题★■■◆。正是在模块化建筑的深耕,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未来。把绿色事业★◆■“搭建”到梦想之屋里,与万千居住者一同成就可持续的未来。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第一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国内第一快高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国内第一个BIM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模块化建筑项目——深圳市龙华区华章新筑保障房项目◆★。通过模块化永久建筑的方式建设保障性住房,助力建筑业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并持续开展模块建筑碳排放★★■★■◆、检测技术等研究课题★★。项目通过采用综合优化设计★■、适宜的绿色技术及运营管理等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环境友好◆★、增量投资少、维护费用低的目的,达到了国家二星标准◆◆。
2024年十大绿色发展案例代表的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更加突出创新性■★、引领性和实用性★■◆◆★■。有的案例应用数字化工具助力节能减排,绿色实践工具走向集成化发展★★■★◆★;有的案例在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发行方面表现突出★★,助力绿色和社会民生领域融资;有些案例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为水文监测、洪水预警和防汛抗旱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2023年■★◆★,首个数字化工厂成功开机投产◆★★,公司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生产设备■■★★◆◆,不断推进生产线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数字化工厂共有1栋智能立体仓库和2栋智能制造车间,16条生产线。三栋厂房横向连通,内部纵向交互★◆◆★,打通立体化仓储与车间对接,实现了生产与仓储全过程的自动化。2024年,上海金发对生产线条生产线条自动化生产线★■■。此外■★◆,上海金发通过设置应用评价中心及研发配套的各类分析检测实验室■■■、科研孵化器、改性塑料粒子的生产及研发中试车间等,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品质★★◆■,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高质量需求。
上汽大众为在生产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探索出了节能降碳的★◆“ToolBox”■■■★。上汽大众运用ToolBox★◆★■,在生产区域进行技术优化,在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优化,降低能源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经验证,ToolBox实施以来,2023年相比上年节约能源费用1.1亿元,全年碳减排约8万吨;2024年截至10月份,能源费用节约1■■★.8亿元,全年预计碳减排约12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碳减排成果★◆◆★。